金马车文旅 - 金马车文旅网 - 金马车文旅论坛

标题: 论泉州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(陈桂炳)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admin    时间: 2023-3-7 14:56
标题: 论泉州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(陈桂炳)
民俗文化的特征,是民俗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,但我国早期的民俗学著作却没有专门研究这个问题。随着我国民俗学的发展,民俗文化的特征问题,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。1982年发表的《试论风俗的基本特征》(叶大兵撰)一文,从风俗的内涵进行分析,提出五个基本特征:传承性、变异性、社会性、心理性、民族性(或叫地方性)。1985年出版的《中国民俗学》(乌丙安著),则专列一章,谈民俗的主要特征。作者将民俗的整体特征分为民俗本身的内部特征(民族的区别、阶级的差异、全人类的共通性)和民俗不同的时间或空间及其活动过程中显示出的外部特征(历史性、地方性、传承性、变异性)。1987年出版的《中国民俗词典》(郑传寅、张健主编),其名词术语的栏目中,只列入传承性、变异性、历史性、地方性等四种。1988年出版的《民俗学概论》(钟敬文主编),将带有普遍性,能涵盖大部分民俗的特征抽象出来加以论述,认为有集体性、传承性和扩布性、稳定性与变异性、类型性、规范性和服务性等几方面。此外,还有一些学者也就民俗的特征提出了各自的看法。
    以上所述,都是从宏观上对民俗特征的理论概括,目的在于认识民俗文化的共性特征。但民俗是共性和个性统一的产物,缺一不可。我们探讨泉州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,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民俗文化的个性特征。必须指出,这种特征并不是泉州地区所独有的,而是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的特征,并且在民俗学者们所归纳的民俗文化特征中也大多已提到,只不过是在泉州民俗文化的特征中相对较为突出,或与其他地方的同一特征相比,其色彩更为鲜明。
    通过对泉州民俗文化的考察,笔者认为其主要特征表现为:
    一、传播性
    与其他地方的同一种民俗文化特征相比,泉州民俗文化中的传播性特征最值得一提。
    泉州地区曾是先秦至汉初土著闽越族的居住地之一,所以,泉州人直至现代仍能见到与古闽越人生活习俗有关的文化遗留物,尽管极为稀少。例如泉州城乡旧时端午节的驱邪消灾习俗采莲,有的民俗学者即认为,此俗乃古闽越人的遗风。自汉代以后,中原汉族曾于西晋末年、唐代初期、唐代末年和南宋建立前后,四次大规模移民福建,而泉州为入闽汉族移民的主要居住地之一。因此,泉州的社会主体,就逐渐发展成移民社会。入闽的汉人每次都带来中原的上层文化,也带来了中原的民俗文化,使泉州的风俗,在世世代代的传承过程中,深深地打上中原民俗文化的烙印。这就是泉州民俗文化传播特征的表现之一。
    但是,我们这里所要论述的泉州民俗文化的传播性特征,并不仅仅在于从中原传入泉州,更重要的是从泉州传出到台湾乃至海外。
    台湾汉族同胞是台湾同胞居民中的主要部分。早先到台湾的汉族同胞分为客家人和福佬人两大部分,客家人是从广东东部和福建西部迁入台地的,福佬人即福建人,主要是从福建的泉州和漳州一带迁入台地的,其中以祖籍泉州的最多。
    据1989年出版的《泉州台胞回乡寻根指南》一书记载,在台湾的2000万汉族人口中,80%讲闽南话,其中泉州籍的后裔有800多万人。福佬人在台湾也称河洛人,说明他们虽然是直接从福建迁去的,但并没有忘记其远祖是中原人。
    泉州与台湾仅一水相隔,两地人民血脉相连,语言相通,风俗相似或相同。清代康熙年间高拱乾等修的《台湾府志》卷七风土志在谈及当时台湾汉人所习之岁时礼俗时说:凡此岁时所载,多漳泉之人流寓于台者,故所尚亦大概相似云。不仅是岁时,包括物质生产、衣食住行、人生仪礼、民间游戏娱乐、口头文学、民间语言、民间艺术、民间信仰等民俗,都有很多与泉州共同的地方。如台湾民间神祗中以从泉州传进的最多,清水祖师为安溪籍移民的守护神,青山王为惠安籍移民的守护神,广泽尊王则发展为泉州和漳州籍移民共同供奉的神明,从泉州分去香火的妈祖庙称温陵(泉州别称)妈,在泉州籍移民最多的台南、台北等地奉祀保生大帝的庙 宇达140余所,王爷信仰已知祖庙的均来自泉州。在台湾乡村及旧市区的旧厝建筑和石板铺砌的旧街小巷,基本上还保留着泉州传统的建筑风格。泉州、漳州和台湾三地均流行一首《天乌乌》的歌谣,从歌词可以看出,台湾的这首歌谣,是在泉州和漳州两地同名歌谣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。泉州的民间戏曲木偶戏(包括提线和掌中两种)、梨园戏、高甲戏、南音等也传入台湾。
    泉州民俗还通过华侨传播到海外。泉州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之一,据1990年资料统计,有的地方其在海外的人口甚至超过了国内的人口,如晋江市石圳村,本村人口3000多人,而海外祖籍石圳的华侨、华人达8000多人。早期到海外的中国人,大都是迫于生计,离乡背井飘洋过海谋生。他们离乡不离俗,虽侨居国外,仍执着地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当地生活着,讲的是家乡方言,习的是家乡风俗,按祖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待人处事。这种从家乡带去的风俗习惯,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,在海外华侨及华人生活圈内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,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,因而得到了他们的遵守和传承。
    关于泉州民众在海外传播情况,我们可以印尼的苏门答腊为例,略加介绍。因为苏门答腊是闽南华侨华人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,所以了解苏门答腊华侨华人风俗习惯,具有典型意义。据晋江市内坑侨联的曾在苏门答腊旅居40多年的王鼎力先生介绍,早年出国的大部分青年男子,他们都有叶落归根的愿望,很崇尚,盼望与亲人团圆,共享天伦之乐。因此,他们对从家乡带去的岁时习俗十分重视。如除夕,与家乡一样,俗称年兜夜,要以薄饼菜奉祭厝主、门宅诸神,长辈给孩子们分过年钱,各自在大门外烧火囤,合家大小围坐守岁,等等,大体上与泉州的习俗没什么两样。其它如上元节的游鼓仔灯听香、吃上元圆;清明节的扫墓;端午节的?补天结粽;中秋节的赏月、吃月饼,烧塔仔等,都与泉州差不多。此外,南音、舞狮、歌谣以及民间信仰中的普渡跳铜等习俗,也都是从泉州传过去的。当然这些习俗也不是原封不动地从泉州照搬过去,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不同,这些自家乡传去的风俗习惯,从内容到形式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变化。关于这一点,我们将在后面的泉州民俗文化的变异性特征中加以叙述。
    许多民俗学者在论述民俗文化的特征时,都要提到传承性,这个特征对民俗事象的存在和发展来说,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特性。但是,如果只讲民俗的传承性而不讲其传播性,民俗文化就难于形成一种时空文化的持续体。
    二、区域性
    传播性可使民俗文化拓展其所存在的空间平面,形成与其它民俗文化的渗透和交融,从而使该民俗文化获得更强的生命力,传承的时间更为久远,但是,民俗文化的传播性,是有前提条件的,如民俗事象本身形成时间比较早,具体内容比较贴近民众,社会功能比较广泛,等等,同时,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外部条件。就全国而言,象泉州的民俗传到台湾乃至海外,并不是很多。民俗的地方特性,往往是较多的表现在其区域性,正如俗语所说的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走一乡要问一俗。而泉州位于东海之滨,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,境内地形复杂,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五分之四,人口728万。因此,区域性就成为泉州民俗的另一特征。民俗的区域性特征,与该区域的历史传统、地缘关系、生产和生活条件等制约有关,这种特征在民间信仰、饮食、服饰、居住等方面都表现得十分明显。
    在民间信仰方面。泉州民间有句俗语为王爷不入永春,反映了泉州王爷庙的分布特点,即多在沿海地区。旧时泉州城内及其附郭的地方,共分为36铺,各铺均有宫庙,所祀之神叫铺主。凡是一铺中区域大一点的,又分为数境(大约二个或三个),各境或自建宫庙,所祀之神叫境主;或附祀于铺主。人们把铺主和境主的神称为佛祖。旧时泉州人对铺主和境主是非常虔诚的,连门牌也只写铺名而不写街巷名。各铺、境神是不能越界的,如哪一方被越界,则会视为莫大耻辱,从而导致械斗。泉州历史上著名的东西佛械斗,其起因即与铺、境的神的奉祀有关。泉州民间信仰中的境主还有一种是广义的,信仰的区域较大,如旧时惠安县的境主青山王。青山王是本源于惠安的地方神,据调查,惠安县(包括今泉港区域)建有主祀青山王宫庙的乡镇达三分之二以上,至于民间私奉青山王、妈的则全县各乡镇都有。青山王传入台湾后,就成为惠安籍移民的守护神,前已述。在海外,如马来西亚麻坡惠安公会的青山王庙有副对联:青史展威名,采石安澜王大勇;山峰本名胜,麻江立庙惠群黎,巧妙地运用凤冠格和鹤膝格,把青山惠安分别嵌进联中,同时也反映了青山王信仰传播到海外的地域特征。
    在物质生活方面,到渔村做客吃饭时,不能不了解和遵守当地的一些独特的禁忌,如不能将碗和汤匙覆置,吃鱼不得反翻,不能用筷子把碗底的菜上来,这些与翻有关的动作,会让人联想到翻船,为不祥之兆。吃完饭,筷子应平放碗边,而不能搁在碗沿,这是忌搁浅与触礁。主人招呼客人时,不说来坐,客人离开时,不说你坐,我要回去。因有停留之意,忌船在海上行不动。此外,在语言方面还忌用漏、破、覆、翻等字,须涉及时,则另词代替。这些禁忌都与渔业经济的特点有关。在色彩上以黑裤、蓝(绿)衣、黄笠为基本格局,并以封建头、民主肚、节约衣、浪费裤为主要特征的妇女服饰,仅局限于惠安东部。而惠安北部(山腰、后龙、南埔等乡镇,今归属泉港区)的妇女服饰则趋同于莆田地区,有穿红衫裤的风俗,其原因应是地缘的关系。惠安妇女缠足陋习沿袭至30年代,也以惠北最为盛行,而惠东的妇女因大都要参加生产劳动的关系,故较为少见。以前被称为番仔楼的洋楼,是泉州侨乡民居习俗的一大特点,而富有地方特色的土楼(或称土堡)主要存在于内地,沿海地区只知道有泉港区的山腰镇前黄行政村土楼自然村的定楼(俗称土楼)一处。
    民俗文化的区域性,使泉州民俗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,更能显示出个性特征。掌握泉州民俗的区域性特征,可使我们在认识和研究泉州民俗文化时,避免采取笼统的一概而论的态度,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力求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。同时,了解泉州民俗文化的区域性特征,对我们当今新方志的编纂,也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。
    三、变异性
    稳定性是民俗的共性特征之一,没有相对稳定的民俗是不存在的。同样,没有变异性的民俗也是不存在的。因为,民俗的稳定性,一般是取决于经济基础和与之相应的意识形态,如果经济基础变了,人们的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以及传统观念等发生了剧烈变革,那么,民俗文化也必然会或早或晚地发生相应的变化。这种隐含在民俗文化稳定性中的可变因素,就是我们在这里所要讨论的变异性。变异性也是民俗文化的显著特征,它是指在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。民俗是语言和行为传承的,这种方式决定了民俗在历时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,不断适应周围环境而做出的相应变化。变异实际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,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。”⑦
    民俗的变异,就其方式而言,有内容变异、形式变异,乃至内容与形式都变异;就其范围而言,有局部变异或整体变异;就程度而言,有渐变和突变。在泉州民俗中,上述的这些变异均有,但总的看来,是以内容的局部渐变为多。
    实用性是泉州民间信仰的基本特点之一,正是这种实用性,成为导致泉州民间信仰的内容逐渐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。在泉州民间信仰诸神中,有不少是职能明确的神祗,如医神吴真人(亦称保生大帝)、海神妈祖、驱瘟之神萧太傅、妇幼保护神奇仕妈等。但是,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现实生活的具体要求,诸神的职能也逐渐发生变异。如生前为武将的青山王(张捆),成神后的职能主要是制止寇盗犯境,确保一境平安,这实际上是他生前职责的延续。但随着青山王信仰的传播和发展,青山王的神威越来越大,职能越来越广:货船出海前请他祈风祝福;传入台湾后能平息瘟疫;惠安人连婚庆喜庆,病吉运途,乃至妇女生育之事,都来向青山王祈求。这样,青山王就逐渐发展为有求必应的万能之神,以满足众多信仰者的各种愿望。这种现象在泉州民间信仰上十分普遍。当代泉州民间信仰还出现了一新现象,如惠安崇武的群众自发兴建解放军庙,崇拜解放军烈士的新习俗,我们不妨把它比喻为旧瓶装新酒。在国内外引起关注的惠东妇女特别服饰,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从清代到现在,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异。泉州因华侨出国谋生,因此在衣食住行、人生礼仪、民间信仰等方面的风俗,也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异,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民俗,如晋江侨乡的公鸡娶妇风俗,在侨乡以外的地方,就不可能见到。
    泉州是福建省回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。回族民众与汉族民众的世代相处中,也承习了汉族兄弟的一些风俗,但是,在其传承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异,与原来的汉族风俗已不完全一样。惠安县百崎回族乡的婚姻习俗及其形态与形式,在逐步汉化的同时,也保留着一些本民族的风俗痕迹,如结婚不必择日,这是与汉族婚俗的最大不同之处。泉州回族民众习用的汉族风俗所发生的变异,还表现在其他方面,如在春节张贴春联,但有的回民写的不是汉字而是阿拉伯文,这在全国是很少见的。
    泉州的民俗传播到台湾以及海外后,同样也发生了变异了。苏门答腊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,清明节扫墓时一般不修整墓坟、不培土、不锄草,其他扫墓过程则与泉州大致相同。但对上山人数的要求比泉州严格,除妇女坐月子外,其余一律要上山,这应是老一辈华侨华人想借清明扫墓之机,强化下一代的尊祖意识。过端午节时,对来自祖籍地的许多有趣的习俗和传说,也基本保留,就是没有赛龙舟这项最为重要的活动。在农历七月,也像泉州一样,各个角落按日轮流做普渡,但同样缺少一样重要活动,即演戏敬鬼神,俗称哑吧普。端午节没赛龙舟,普渡日没演戏,这肯定是出于无奈。因为赛龙舟和演戏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,参与的人多,社会影响大,如果在当地没有相当的社会基础,并为社会各界所认可,这样的活动是难以开展的。
    民俗文化的特征问题,是当前民俗学研究中难度较大的重要课题之一。由于研究者们对民俗产生、发展、演变、传承规律及其结构、功能和性质的认识各不一致,对眼前民俗事象的观察和感受也不尽相同,因此,在对民俗文化特征的归纳上,也就难免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从学术界已发表的有关研究成果看来,在现阶段要取得对民俗文化特征的共识是十分困难的。我们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,在学术讨论中逐渐形成共识。关于泉州民俗文化的特征问题,至今尚未见有研究者的专门论述。我们的探讨,是对这个问题的初步思考,并不是说泉州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,只有传播性、区域性和变异性这三点,还可以归纳出其它特征。我们在这里聊抒管见,旨在抛砖引玉。
    注释:
    ①乌丙安:《中国民俗学》,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,第28-40页。
    ②郑传寅、张健:《中国民俗词典》,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,第1页。
    ③钟敬文主编:《民俗学概论》,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,第11-27页。
    ④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、泉州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合编,黄安全主编:《泉州台湾同胞回乡寻根指南》,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,第2页。
    ⑤清・高拱乾等修:《台湾府志》(清康熙三十四年版),中华书局影印1995年版,第877页。
    ⑥参见钟海澄:《闽南部分岁时习俗在印尼侨居地的传播》,载陈国强主编:《福建侨乡民俗》,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,第203-209页。
    ⑦钟敬文主编:《民俗学概论》,第18页。
    ⑧许在全:《清源撷芳录》,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,第161页。
    ⑨泉州民俗传播到台湾后所发生的变异,可参阅福建省民俗学会编、陈国强主编的《闽台婚俗》(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),福建省民俗学会和龙岩市文化局合编、陈国强主编的《闽台岁时节日风俗》   
    (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)。

(作者系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、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学研究所所长、教授)
(原载于:《闽南文化研究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9月)






欢迎光临 金马车文旅 - 金马车文旅网 - 金马车文旅论坛 (http://www.sjsdzd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