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谚是广泛流传在人民群众口中的关于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固定句子。由于俗谚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言语形式点破事实真谛,或者刻划行为、状态的形象,所以能给人予浅显易懂、形象洗炼的感受。泉州方言俗谚是闽南方言熟语的一个重要内容。它与“五色话”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泉州地方文化特色,是反映地方文化的一项活材料。
方言俗谚的特点 闽南方言俗谚概括起来具有三大特点。 一是押韵上口,流畅回环。
例如: 清明谷雨,寒死虎母。(气温还很低) 惊七月半水,无惊七月半鬼。(七月半前后常闹水灾) 一时想无到,终身苦到老。(一失足成千古恨) 佛靠扛,人靠装。(菩萨靠人抬才显灵,人靠装扮才好看) 厝内无猫,老鼠跷脚。(群龙无首,一切无序)
二是形象生动,明快简练。
例如: 细汉偷拿针,大汉偷扛杉。(细汉、大汉:小时候、长大成人。小时候会偷针,长大了就会盗杉;比喻要从小加强教育,不能放任不管。) 老戏旦跋倒也是科。(跋倒:摔倒。科:戏剧举止动作。意指有真功夫的人,偶有差错,也能设法解救。) 猪仔贪别人槽。(自己的不吃,专门贪吃别人的) 要嫁才缚脚。(临渴掘井,临阵磨枪) 白白布染甲黑(被冤枉,被诬陷)
三是涵义丰富,耐人寻味。 例如: 吃不值睏补。(吃饭不及睡眠重要) 钱不趁,猪哥做马骑。(趁:赚。意即不为势利所屈) 指头仔伸出有长短。(比喻事物之间存在差距是正常现象,教人要体谅人,不要强求一律。) 一罕过三冬。(罕:闪。喻指时间不等人,宜趁热打铁)
方言俗谚的来源 泉州俗谚非常丰富,而且源远流长。大多数谚语都有它的来源,分析这些来源,可以透视泉州独特的文化特色,展示文化名城的历史风采。泉州俗谚大概有五个来源。 一是对民间传说的提炼。 例如: 其一,对本地区自然气候变化和农事生产进行预测的农谚。 《泉州府志·气候卷》云:“致治之道,勤民为先,勤民之事,测候为急。月令所纪,顺时应物……泉为南方海国,禾稻两收、霜雪罕靓,大都寒少而燠多。乃均兹一郡,而风雨之应,咫尺不同。田野间,即其每方隅,以自为占验而应各不爽……”由此可知,古代先民就十分重视从星历定农时的经验总结,这部分农谚体现了泉州人的聪明才智,成为家喻户晓的谚语。 例如: 春天简仔面,三顿肴变面。(简仔:孩儿。肴:易。面:脸)
其二,从民间传说、历史故事、古代诗文以及泉州当地的真人真事中演化而来的谚语。 例如: 东街扛出门,西街医倒床。意即庸医害死人。泉州东、西街相毗连。相传一医生到东街行医,医后病人立即死去。医生旋到西街诊病,服药后病人亦死在床上,这时东街死者的棺材正好扛出门。后来人们以此语讽刺不学无术之人。 千金买厝,万金买厝边。意同“千金买邻。”《南史·吕僧珍传》云:“宗季雅罢南康郡,市宅居僧珍宅侧。僧珍问宅价,曰:‘一千一百万。’怪其贵。季雅曰:一百万买宅,千万买令。’”泉州人称宅为“厝”,邻居称“厝边”。谚语即由此演化而来。
其三,泉州俗谚大量的是来自人们对日常生活观察体验的总结,有些体现了侨乡的特色。这些民间谚语大多语言洗炼含蓄,比喻确切生动,生活气息浓郁,饶有兴味。 例如: 青瞑鸡啄着一尾虫。(青瞑:瞎眼)比喻事情凑巧,侥幸碰上了好运气。常用来说明事情的成功出人意料之外。
在家日日好,出门朝朝难。喻指出门在外许多事情不如在家方便,叫人出门远行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。 未学行,先学飞。指不务实际,急于求成。讽喻人办事急躁,不按客观规律办事。 一料田螺九碗汤。搭配过量。意指不看事实瞎指挥。 一面抹壁双面光。意指为人滑光,八面玲珑。 小编寄语: 近年来,闽南的方言俗语逐渐被淡忘,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闽南语不断流失,小孩子甚至不太懂得说闽南语,年轻一代也逐渐忘记“阿公、阿嬷曾经说过的话”。小编整理的“闽南的方言俗谚”,目的在于重温闽南俗语,在嘻笑之中唤醒人们对母语的重视。
|